最後更新日期:2023 年 09 月 23 日
魔鏡心得報告
學生不論是在父母的期待或是學校的政策上皆淪為犧牲品。學校裡的校長爭的是學校的升學率,老師爭的是名師的稱號,而家長則是希望孩子永遠比別人強。因此在升學壓力下,國中生被分成所謂的A段班與B段班,A段班的學生每天考試補習,讓正值青少年的學生們,日以繼夜的為了考卷上的100分而努力不懈:相反的所謂的B段班的學生,則一開始就被貼標籤,所有的師長皆認為他們是「沒有競爭力與升學率」的一群,提早否定與扼殺了他們的才華與能力。
因此,在升學率主導教學的今日,似乎沒有人會回頭真心關心學生要的是什麼,學生所需要的教育真的只是功利主義下的升學壓力嗎?還是一個真正能夠快樂的學習環境。「能力分班」不僅間接地將學生分成大人眼中所謂的「憂」、「劣」,更使學生在所謂的「優劣」當中得到壓力與排斥,且並不是每個「能力分班」下的學生都是真正的資優生或一定能考上所謂的明星高中。然而,「常態編班」下的學生,除了能在較平靜的空間中上課外,不同能力的學生互相影響、適性發長與交流日常生活的常識等,讓每個學生有自信。
尚且不論「能力分班」真的就能幫助那些校長得到他們所需要的升學率,就以教育機會均等的角度來看, A段班與B段班所使用的教育資源還真的是天壤之別,那些所謂好的師資先給了A段班,學校的任何資源以A段班使用為優先,還記得我們當初A段班的教室是在導師辦公室隔壁,教室的天花板是四個燈管的,此外當然還有更多所謂的優惠,而B段班的卻與我們隔了一棟大樓,使用的是日光燈的燈管,所有的學校資源他們都無法善用,只有被淪為技職導向的升學策略。原本還以為這些待遇只有我們在讀國中時才會發生,沒想到現在的學校只是變相操作,來個假資優班、才藝班等等之類的,但換湯不換藥。剝奪的不只是A段班學生的快樂學習環境,也間接重挫B段班的信心。
此外,民代的小孩、家長會那些有權有勢家庭的小孩、老師的小孩等等,是不太可能被分到後段班的。即使成績不夠好,這些特權份子的小孩,還是有「人情班」可上。弱勢家庭的孩子,被分到後段班,不僅不敢抗議,還要自認自己資質比人家差!能力分班制度實際上隱含著濃厚的階級歧視。
「能力分班」不僅把學生分成各個階級,也把老師分為兩類,被視為教學績效較高的老師教前段班,至於績效差的便教後段班,這正好違反教育的原理:「要把學習落後的學生帶上來,需要教學能力與教育熱誠更高的老師」,但是,後段班學生的受教權,從來沒有受到重視!有些老師甚至不是不會教,而是不願意教,因為他們會認為反正學校都放棄了,再怎麼教他們也徒勞無功。而有些學生可能只是一時的學習成效不好,便因此被編入B段班。在這種惡性循環下,B段班的學生就只能遭到被人遺棄的命運,進而演變出所謂真正的壞學生。
其實不論「能力分班」或「常態編班」的好壞,我覺得應該重視的是現今的教育制度與價值觀所衍生出來的教育問題,若沒有所謂的升學主義,莘莘學子也不會因為大人的揠苗助長下,破壞其創造力與想像力,因此,若想要真正落實「常態編班」,首先必須要先改變社會價值觀。
-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之媽媽的遙控器 心得
-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之茉莉的最後一天 觀後感心得
-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之孔雀 觀後感心得
-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必須過動觀後感
- 最佳利益 第一部觀後感心得
- 心靈捕手觀後心得
- 魔鏡心得報告
- 解夏-讓愛看得見 心得
- 心靈病房觀後感
- 電影心靈點滴觀後感
- 模仿犯 觀後感想
- 華燈初上第三季觀後感
- 華燈初上劇情大綱 觀後心得
- 我們與惡的距離 觀後感
- 麻醉風暴2 觀後感
- 社會再製與十月的天空
- 用腳飛翔的女孩讀書心得
- 鮮肉老爸 吳慷仁
- 麻醉風暴 觀後感
- 村裡來了個暴走女外科 觀後感
- 茶金 分集劇情 觀後感
- 第三布局 塵沙惑 劇情介紹 心得感想
- 哲仁王后 觀後感心得
- 她們創業的那些鳥事 心得劇情大綱
- 未來媽媽劇情大綱觀後感
- 誰是被害者 觀後感 心得
- 羅雀高飛 觀後感心得
- 噬罪者 觀後感
- 雙城故事 觀後感心得
- 奇蹟的女兒 觀後感 劇情大綱
- 三明治女孩的逆襲 觀後感 心得分享
●歡迎按讚、分享或追蹤,讓更多人知道我的網站。
●所有圖文嚴禁下載、複製、轉載,轉貼『文章網址』無妨,不需詢問」。
●內容若有侵權,請版權方留言告知,會立即刪除。
●若你喜歡本站內容,歡迎點選贊助本站